实施9大类重点工程根据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为完成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主要任务,重点实施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企业绿色转型工程,以及环境监测与监管能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9大类62项重点工程。
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41亿元,共设14组颜巴赫LBG-2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8MW,每小时产出电量为1487千瓦,年发电量约为1.6亿多度,年减排二氧化碳约90万吨。目前,正在使用二期填埋区域进行填埋,二期填埋区域的垃圾填埋气进行收集、净化、发展、运营、CER等项目。
隆丰环保发电厂将于今年年底建成,预计宝林、邓双、金堂3个环保发电项目将于2019年底建成投运。据了解,这是我国最大的填埋气发电项目,资源化利用沼气。该项目的运营也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当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这在全国属于先进的收集技术。●长安垃圾填埋场一期项目,在2012年时已经停止填埋。
近日,在离龙泉洛带的长安垃圾填埋场3公里的地方,14个庞大的绿色箱体连着一些钢制的管道,这些管道将净化后的垃圾填埋气体输送至发电机组。在填埋场黑黑的覆膜下方,铺设着水平井和竖井,用于导排沼气,这些井均是每隔15-25米的间距就会铺设一个,填埋场二期一共铺设了120个井,同时覆膜也起到密闭的作用,形成了一个立体密闭的收集系统,从而防止臭气的外泄。可行性方案设计主要是根据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模拟,提出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昨日从部署落实全市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上获悉,市政府印发《三亚市推行环境保护行政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了各区以及市生态环保局等35个市级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办法》明确各区政府、育才生态区和市生态环保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园林环卫局、市综合执法局、市科工信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国土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卫计委、市交通局、市应急办、市法制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文体局、市统计局、市司法局、市旅游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气象局、三亚海事局、三亚质监局、三亚供电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共35个市级相关部门的环保工作职责。在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级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直接实施监督管理。
《办法》明确指出,各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考核为优秀的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该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经费
在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级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直接实施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各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考核为优秀的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该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经费。
《办法》明确各区政府、育才生态区和市生态环保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园林环卫局、市综合执法局、市科工信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国土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卫计委、市交通局、市应急办、市法制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文体局、市统计局、市司法局、市旅游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气象局、三亚海事局、三亚质监局、三亚供电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共35个市级相关部门的环保工作职责。昨日从部署落实全市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上获悉,市政府印发《三亚市推行环境保护行政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了各区以及市生态环保局等35个市级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该工程师说,前几年,上海市的总量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了,但是大家并没有看到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对于按照企业实际排放量按比例削减分配总量减排任务的做法,该工程师表示,确实有些鞭打快牛的效果,会导致做得好得企业,以及较早开始上措施减排的企业吃一些亏。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膨胀,上海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与民众的期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污染治理的任务依然紧迫。这时候,上海市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7.5%、10.4%、28.0%和27.4%。
地方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管理需要,与企业协商更为严格的排放要求,企业也可以主动申请以严于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来排放污染物,或者双方对尚未纳入标准管理的污染物进行排放约定。2016年,上海修订了地方的环境保护条例,出台了《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总量控制方案》《固定污染源重点污染物许可排放量核定规则》等文件,制定并发布了上海市燃煤电厂的地方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比国家标准大为减少,同时达标判定的要求比国家的要求更高,监测要求也进一步细化。
在地方的排污许可证探索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上海市迎来了国家版许可证的换发。相关技术人员告诉中国排污许可,先行先试的上海版许可证的名字是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主要还是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一个手段,首先,管理的目标是纳入总量控制的几种主要污染物。他们反复找原因,更是快马加鞭的推动地方环保制度的改革。据上海市环保局总量控制处副处长沈亦龙介绍,该条例明确赋予排污许可证的载明要求以法律约束力。上海市的总量减排改革,其核心是建立起企事业单位的总量减排制度,基本思路是以现有固定源以达标前提下的上年度实际排放量为基础,根据当地政府确定的年度减排目标,核定首年度和分年度的许可排放量。改革推进,换发国家版排污许可证2017年6月5日,第一张国家版排污许可证的发证仪式上,当地媒体发现,新版的火电厂排污许可证中,还创新增设了对石膏雨和有色烟羽的技术要求,不仅要管住浓度、总量这些结果,还注重过程管理,将原辅材料的控制要求、污染防治设施(含自动监测设施)的主要操作规程,以及环评规定的其他要求等列入了管理要求。
这时候,环保部已经建立了环境预警制度,每季度调度一次,对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的省及时提醒。但是由于减排压力确实巨大,在环境质量改善的死命令和急迫要求面前,这样的超常规手段确实显得迫不得已,而且也得到了上海市内纳入主要污染物排污许可管理的重点企业的理解和配合。
环保部门给环统的企业分减排指标,加强监管,重点企业的达标排放都基本没有问题了,总量也快减不下去了,效果却并没有呈现出来,有的污染物数据还在反弹。根据条例,排污许可证应当载明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总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以及相关环境管理要求等内容。
除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之外,作为PM2.5重要前体物的挥发性有机物也纳入了总量管理,在此基础上推动各排污企业新建和改造污染治理设施及监测设施。可是,上海市的环保人很快迎来了一盆冷水2015年第一季度的情况不容乐观,比起2014年同期,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载明的要求排放污染物。另外,为了实现排污许可的一证式综合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将企业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权限划归给了环保部门。并通过地方立法,先行先试的探索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的改革途径。而上海之所以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严控排放,大幅收紧地方的排放标准,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目前上海PM2.5的年均浓度虽然比北方重点地区要低,但不可否认,上海有着更为有利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物扩散起来较快。按照当地多家媒体的报道,这是拉开了上海史上最严的排污准入机制的序幕。
国家版的许可证改革是一项固定污染源基础制度的改革,基于此,新版的排污许可证对产污、治污、排污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对与污染物相关的生产设施的管理要求特别细致。因此,在重新按照技术规范审核企业的申报材料以及制作新许可证的过程中,一方面,上海市需要根据国家版的许可证要求重新梳理企业产排污和治理环节,收集必要信息。
全年优良天数占比75.4%,已经超额完成了气十条的阶段性任务。三年前,改善环境质量迎来硬要求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一位长期从事环保工作的工程师告诉中国排污许可,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基地,单位面积的污染物排放量比北京等地更大。
刚开始的时候,地方在许可证中自行监测的要求上也还存在一些疑惑,但是随着自行监测指南等文件的出台,相关问题逐渐得到了明确和厘清。市领导也这样要求环保局你不要给我说减了多少的大数字,我就看PM2.5的浓度是升高了还是下降了,居民的投诉电话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打通,因此也花费了不少时间。2014年,环保部与上海市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到2017年,PM2.5的年均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20%。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2017年6月5日这天,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施敏从上海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罗海林手中接过崭新的排污许可证正本和副本。
在地方立法的保障之下,上海市也得以提前将固废和噪声污染纳入排污许可证的管理范围。这就意味着,除了排放标准和总量指标的法定硬要求之外,凡是载入排污许可证的排放限制要求和管理要求,都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必须执行。
也开始改革总量减排制度,出台《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开始尝试着用加严许可要求的方法控制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相关的地方立法和标准制定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在推动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创新。